首页
在德格县全域无垃圾行动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稿
2022-02-17 09:02:00
来源:
德格县人民政府
阅读数:
891次
字号:
收藏
打印
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温馨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德格县全域无垃圾行动工作动员部署

会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良好的环境是一个“聚宝盆”,体现着精气神,凝聚着正能量。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德格县全域无垃圾行动工作动员部署会,安排部署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的就是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向各类影响城乡环境的“顽症”和“陋习”宣战,集中整治“脏乱差”,确保在短期内全县城乡面貌有大改观、景区环境有大提升、全民公德意识和文明素质有大提高,努力营造整洁、靓丽、文明的宜游宜居宜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德格聚人气、引财气、增底气。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突出“意义”的重大性,在抓启动、启动抓上下功夫

环境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管理水平最直观的反映。无论立足现实需要,还是着眼长远发展,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意义十分重大、非常必要。

第一,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明确提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县委县政府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部署,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策部署最具针对性、基础性、有效性的具体行动。

第二,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省委将甘孜州准确定位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甘孜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两区三地”的工作目标,并在甘孜州全域无垃圾动员部署会上明确提出抓好全域无垃圾行动是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提升甘孜旅游形象的有利抓手。所以,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是一以贯之落实好省、州委决策部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顺民意、解民难、化民忧的大事。

第三,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德格建设的迫切需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遵循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德格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1558”总体工作格局,聚结党建、稳定、发展、生态、民生“五轮驱动“,为围绕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德格明确了目标,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实现德格加速发展重要的要素保障,是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保住德格”本钱“的重要举措。所以,全域无垃圾行动必须开展,且必须见长效。

总之,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说小了是影响景区景观、市容市貌、对外形象的问题,说大了就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发展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整治工作上来,广泛动员、全面启动,坚决打好全域无垃圾这场攻坚战、整体战和持久战,彻底改变全县城乡面貌和景区风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突出“问题”的紧迫性,在抓全面、全面抓上下功夫

近几年来,我们以重要节庆为契机,以城区、主要交通干线和景区景点为突破口,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建立有效机制,大打环境整治翻身仗,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找不得了。客观地讲,我们在城乡环境建设上,与兄弟县市竞相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各族群众的期盼和愿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不三缺乏”上:

不”:一是治脏不彻底。在城区,一些背街小巷、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垃圾随处乱扔、乱倒,遇有大风天,垃圾满天飞。在农牧村,生活垃圾基本上是“放任自流、自生自灭”,柴草乱堆、污水乱排、畜禽乱跑,路边水边、村前屋后垃圾随处可见。尤其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背街小巷和景区景点,清洁保洁责任不清,有人污染,无人治理,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城区个别路段粪便“挡道”、臭气熏天。二是治乱不全面。城区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摆等现象较为普遍,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随意掉头、随意鸣笛、闯红灯,秩序混乱;摩托车带人超速行驶、飙车、兜风,影响行人安全的隐患严重存在。逢开业庆典、红白喜事纸屑灰尘满地。三是治差不严格。部分商贩以街为市,乱摆摊点,部分工商个体户设店外店、门前店,不仅严重影响着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而且给行人带来了不便。一些施工场地只顾自己方便,不按施工行业规程作业的现象较为普遍,工地渣土车无牌无证运输,超载装运撒落渣土,灰尘满街飞扬。四是治弱不彻底。四是治弱不到位。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设施设备从从正常建设到有效运营的良态化的运作态势还未顺畅起来。比如:马尼干戈污水处理厂存在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且未正常投运的问题(省、州已经下达了督办通知);县城污水处理厂存在进水口浓度不达标,进水浓度较出水浓度低的问题;垃圾处理场存在管理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的问题。

“三缺乏”:一是认识缺乏自觉。部分群众素质不高,公德意识淡薄,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扔杂物、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有的认为环境管理抓得太紧、太严,会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有的部门、企业、门店认为环境整治是综合执法部门和基层的事,导致支持配合不力。二是管理缺乏合力。长期以来,城市环境主要靠综合执法部门“单打独斗”,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各自为政,有利则管,无利则推,甚至个别部门以罚代管或只罚不管。农牧村一些基础设施、卫生设施自建起来就无人管护、无人过问,时间一长反而成了影响环境的“污点”。三是整治缺乏长效。严格意义上讲,目前我们的城乡环境治理工作还处于无序状态,大众参与、社会化运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从以往的情况看,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往往是刚开始动一动,主城区、主干道弄一弄,始终延伸不到死角和盲点。解决“脏、乱、差”问题,总是搞突击、靠活动,推一下动一下、督一下抓一下,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始终走不出“一抓就好、一放就乱”的怪圈。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德格的对外形象、投资环境和群众的生活质量。问题出在哪里,工作就要推进到那里。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排查梳理,清醒地认识、严肃地正视、有力地解决,全方位、各领域、多层面开展大扫除、大清理、大整顿。

三、突出“举措”的实效性,在抓重点、重点抓上下功夫

第一,实施“三大整治”工程,让城市靓起来。一要彻底整治污垢顽疾。要按照门前店后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三包”区域进行全面整治,清理拆除过期、废旧、违章广告、破旧牌匾和各类违规设置的指示牌、标识牌,严厉打击乱贴乱画、乱吊乱挂等不文明行为。县住建、综合执法部门要抓好城区主次干道及沿街景观的整治,清除街道两侧马路市场和店外店;拆除沿街两旁有碍市容市貌的破旧设施。二要全面整治环境卫生。各相关部门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下大力气清除道路两侧、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单位内部、公共厕所、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堆存的垃圾、渣土和废弃物,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真空地带,不搞形式主义,使城区环境卫生尽快实现彻底改观。环保部门要以治理污水排放、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为重点,与各相关执法部门联合行动、综合施治,有效改善城区环境质量。综合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乱泼污水、乱倒垃圾等行为,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三要严格整治城区秩序。市场经营秩序混乱,是导致市容环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环境卫生前清后脏、前治后乱的主要根源。对此,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市场管理,确保街区畅通、整洁。同时,交通秩序混乱,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卫生和整体形象,而且严重威胁着行人安全,集中整治同样势在必行,公安交警部门要坚决查处车辆乱停、乱放、超速行驶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为群众创造便捷高效、规范安全的出行环境。

第二,实施“三大清理”工程,让乡村美起来。以公路、河道、村道“三线”,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公共场所“三片”为重点区域,结合全县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和“2023年甘孜山地旅游节”,综合整治乡村环境,特别是国道317沿线的乡村环境整治,确保短期内全县乡村环境有明显改观,村容村貌有明显变化,群众满意度有明显提升。一要清理各类垃圾。在农村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按照乡(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健全农村环境保洁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做到有人管理、有人保洁、有经费保障。要突出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农区“三分法”、牧区“二分法”,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实现易腐烂垃圾和煤渣灰土就地就近消纳、有毒有害垃圾单独转运处置农村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清理各种污染。动员引导农牧民群众发展清洁养殖,禁止城区周边散养放养牲畜,实行人居与畜禽养殖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坚决消除污染源。要深入开展治理“白色污染”进农村、进牧区活动,全面整治村寨道路、河沟等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真正实现地面无白色垃圾、树木无白色树挂、林地无白色树裹、死角无白色废弃物的目标。三要清理水源河道。大力整治农牧村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全面推进疏浚清淤,解决河道堵塞、污泥堆积、杂草丛生、水质恶化等问题,恢复河道引排能力,疏通水系、改善水质。结合河(湖)长制工作,重点整治河流内倾倒建渣垃圾、生活垃圾等违法行为,加强砂石资源管理,彻底整治河道内“乱搭乱建、乱倾乱倒、乱挖乱采”等行为,确保河道行洪顺畅、生态安全、整洁美观。

第三,实施“五项建设“工程,让行动活起来

一要着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按照新三推方案,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规范运行、达标排放。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配齐乡村垃圾收转运设施,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二要着力环卫清扫收集设施建设。住建和综合执法部门要按要求配备机械化清扫设备,提升清扫效率。按标准配备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箱)和分类运输车辆,做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分类。三要垃圾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经信部门要鼓励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设置回收站点,建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可回收物最大程度再利用。至少培育扶持1家以上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站点),培育从垃圾分类到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四要着力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建设。结合数字德格建设住建和综合执法部门要积极探索推进智慧环卫监管平台,提升环卫管理水平。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可回收物网上预约、上门回收,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水平。五要着力环卫保洁人员队伍建设。综合执法部门要配齐配强保洁人员队伍,强化县城环卫工人业务技能培训,加大乡村保洁队伍配备力度,建立村组干部、承包人或保洁员、农牧民三方监督的互动管理办法,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标准,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突出“制度”的保障性,在抓长期、长期抓上下功夫

一要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全域无垃圾行动,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加强对广大群众的环保教育,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整治和保护,号召干部群众同不良习气、歪风邪气作斗争。必要时,要下决心、下硬手严查严办一批破坏城乡环境的典型案件,警惕警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整治难题。

二要健全分片包抓机制。全域无垃圾行动,是一件大事、要事,更是一件难事,必须明确责任、强化管护。城区主干道要严格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责任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小街小巷要实行卫生责任区专人负责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问题。城乡结合部和城区出入口要实施划分责任片区制,严格落实片区内部门单位、乡镇和村组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无盲点、无遗漏。要将农牧村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生产生活行为,使保护乡村环境、倡导文明风尚、建设美丽家园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要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全域无垃圾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着眼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工作快速推进。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原则,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多沟通、多协商,绝不能推诿扯皮、相互掣肘、敷衍应付。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在抓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出谋划策,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整治重任,主动做好整治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四要健全综合执法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城区综合执法机制,按照不同时段、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集中开展城市管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联合执法。要依法行政,严肃执法,对破坏市容市貌、乡村环境和旅游市场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实施铁腕打击,严管重罚,“管”出效益,“罚”出文明,切实起到“以儆效优”的作用。

五、突出“责任”的关键性,在抓落实、落实抓上下功夫

一要强化领导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责任分工,细化量化具体工作,把任务分解到每一位负责领导和每个人头上,切实做到责任分工、标准要求、完成时限“三明确、三到位”。要对应《实施方案》切实履行好职责,认真谋划、靠前指挥、细化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要营造环境抓落实。群众参与是搞好全域无垃圾行动的基础,要充分利用社区、广场、乡镇活动中心等多种宣传教育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深刻认识此次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部门要切实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努力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要强化督查抓落实。要采取综合督查、定期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工作督导检查。建立“每月一督查、一通报、一评比、一排名、一曝光”的“五个一”督查推进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督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逐一登记、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对账销号,通过工作排名、媒体平台曝光等,倒逼环境卫生整治责任落实。

同志们,历经风雨见彩虹,整治过后换新颜。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仅将改变德格的城乡面貌,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格未来的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努力为改善城乡面貌、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对外形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